日照房产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袁一泓:习惯于平淡
袁一泓:习惯于平淡
2015-01-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22
 
  日照房产网记者从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据说,前些时候有关监管部门召集部分房地产企业,开了一个座谈会。从披露的内容来看,有关部门对当前房地产形势的分析是比较客观到位的。而且明确指出,中央不会救房地产,房企要习惯于房地产的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就是类似于平淡的生活。道理谁都懂,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不可能持续以30%以上的速度上涨,但是,轰轰烈烈过了10年,你突然跟他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恐怕接受起来没那么容易。
 
  有一批房企,它的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拿地、融资、销售,以及组织架构,都是按照高周转、高溢价的模型搭建起来的。有那么两三年、三五年,运转良好,老板和员工都尝到了甜头。2014年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咬咬牙也挺过来了。
 
  现在你跟它说,喂,这套模式不行了,赶紧换挡吧。即使有心,也无力。譬如,它拿的一幅地块是每平方米楼面价3万,为此发了一笔成本不菲的信托,销售团队也是按照高佣金、高提成来组建的。甚至它的整个资金安排也是根据这套模式步步设计的。
 
  即使你告诉它,该地块旁边的房价只卖4.5万,想卖5.5万元根本没戏,它也未必停得下来,机器开动了,停机可不是开玩笑。除非撞到现实的南墙——卖不动。
现实是怎么样的呢?全国性地产商最清楚。虽说去年销售额创下有史以来次高峰,总体情况没有舆论夸张得那么差,但城市之间、企业之间分化明显。共通的问题无疑是高库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成交滑落的速度更快。
 
  这一点,全国性的地产商心知肚明。最早进入三四线城市的知名地产商都发现一种现象,割完第一茬后, 所在城市迅即转为滞涨状态。哪怕是在普涨的2013年,三四线城市也是增长吃力。而2014年滑落得就更显著了。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人口大都外流,本地需求增长微弱。而进入这些城市的知名地产商,有一个特点,就是动辄开发上千亩的大盘,第一期收割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培育期才能再消化后续巨量供应。
 
  有的地产商说,我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是不是就不必担心了?大城市的需求固然要强于中小城市,但去化率也在逐渐下降。北京有些新开豪宅项目,认购量不低,但真正签订合同的却没那么高,购房者一直在犹豫。
 
  你可以说这些城市仍有较强的需求,但潜在需求转为现实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其中的原因,我以前分析过了,主要是住房的投资性需求没有恢复,购房者对楼市的前景不再那么抱有坚定信心。资金的选择渠道也比前些年更多了。
 
  去年以来我不厌其烦地告诫一些房企,特别是那些追求规模快速增长,企图弯道超车的企业,应该把速度降下来。不要把企业的弦绷得那么紧,把自己逼到墙角没有转寰的余地。但是,规模的诱惑是很难抵挡的。
 
  据说不少地产商仍将今年的目标设定为增长20%甚至30%。这是因为,如果不保持这种增幅,它们就无法覆盖资金成本,取得利润的合理增长。有些企业就是为快速增长而生的。慢生活,它过不来。平淡的日子它习惯不了。
 
  有案例表明,仅靠企业暂时的约束,无法让它停止奔跑,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譬如,你想出了所有办法,房子就是卖不动。你会发现,此前行之有效的方式,现在不灵了。原来打一针激素,能管一天,现在十针也没用。
 
  我不能武断地说,那些激进的企业一定会出现资金链危机,但当行业由狂飙突进转为徐徐漫步时,大量被掩盖的问题就会接连爆发。这就为并购带来了机会。是的,风险裸露期就是最佳并购期,现在开始的两三年,将会涌现大量并购机会。
 
  其中包括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并购机会。过去多年,不规范、扭曲的政商关系已经播下若干种子,在反腐这种偶然因素诱发下,有可能使得一棵繁花盛开的大树遽然面临枯萎的危险。如你所知,地产行业就生长着不少恶之花。
 
  平淡的日子,也会有令人惊喜的戏剧表演。
 

微信二维码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评论>>
搜索栏
资讯
新房
二手房
热门资讯排行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