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房产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王静文:解除限购难救楼市 三四线城市供求失衡严重
王静文:解除限购难救楼市 三四线城市供求失衡严重
2014-08-14  来源:财经网  点击:20

 

  日照房产网记者从财经网了解到,自6月26日呼和浩特宣布取消住房限购政策之后,解除限购渐成风潮。上周又有合肥、太原、绍兴、郑州等城市加入这一行列。全国46个限购城市,目前只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哈尔滨、佛山、银川、台州、永康这10个城市仍未放开。

 

  地方政府解除限购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土地财政的萎缩与债务偿还的压力。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上周公布的数据,7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475亿元,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49%.连北京的土地市场都在时隔3年后重现土地流拍现象。与此同时,今年地方政府将面临着2.4万亿的债务,偿债压力空前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确实有挣脱限购束缚的冲动。而中央本着“分类调控”的原则,对这一做法采取了默许态度。

 

  各地先后解除限购令之后,确实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据数据统计,7月份全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面积环比增长2.5%,扭转了上个月的大幅下滑局面。7月份全国10大城市商品房面积存销比为16.27,比上个月下降了0.07.但是,这种零星的复苏很难解除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冰冻,而解除限购令也很难扭转整个市场的下滑局面。

 

  首先,地方政府解除限购可能存在“悖论”。目前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楼市回调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而地方政府出于增加土地收入的动机减除限购,短期内或许能刺激成交,但土地供给的增加将会继续加剧房地产市场上的供大于求局面。而且,在地方政府解除限购之后,商业银行并没有解除限贷,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后续影响。

 

  其次,中央政府仍会坚持“去泡沫化”的导向。自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强化改革、优化结构、激发活力的思路,强调要科学看待经济增速的换挡,适应“新常态”,保持平常心。对房地产市场,新一届政府也并未在调控上着力,而将精力主要放在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和民生保障方面,以图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在货币政策上也一再强调要“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不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央或许会容忍地方解除限购,但肯定不会出台针对房地产的“救市”措施。

 

  最后,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已经出现倾斜。从供给端来看,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房市产能和库存都已经过剩。根据西南财经大学6月份发布的报告,目前全国城市房屋空置率已经达到了22.4%.而且,今年房屋竣工面积增速今年已经高于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增速,这是过去几年所未见的。从需求端来看。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推算,适婚人口(25-40岁)数量自2014年已经进入平台期,2018年将会大幅下降,刚性需求继续释放的空间不大。而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逐渐成形,市场制度的逐渐完善,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也将大幅降低。

 

  总而言之,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已经进入尾声,房地产业将会逐渐从“支柱产业”过渡为“民生产业”。即使地方政府解除限购,也只能减缓而非逆转这一趋势。随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下降,中国经济的面貌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微信二维码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评论>>
搜索栏
资讯
新房
二手房
热门资讯排行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