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房产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日照楼市 > 海曲记忆 !20世纪50年代的日照城!
海曲记忆 !20世纪50年代的日照城!
2016-05-05  来源:  点击:102

我进日照城 1955年,日照隶属胶州地区,我从胶县师范毕业分配来日照,从老家胶南步行150里第一次进日照城。当时我的月工资2447分钱。

日照从宋代1184年立县至1955年已经历了771年,仍然是一座古老、贫困、落后的小县城,东西长不过四里,南北宽不过三里。很少有白墙瓦房和砖石围墙,多是小草房,有的居民所谓院墙只是用秸秆夹的。

1926年建教学楼的日照县中学,时称“红楼”

机关

     日照招待所,在现在的武装部处,路南路北两部分。路南主要是食堂和用木柱顶着的大棚即所谓餐厅,有两排草瓦房是办公室和宿舍。我第一顿饭吃煎饼,用筛子盛着没叠的麦子煎饼。路北主要是宿舍和开会、学习的地方,多是木柱顶着的大厅,部分是小黑瓦房。宿舍多是木板搭成的通铺、地铺、吊铺,很少床铺,也没有单间。开会、学习,直接用嗓子喊,全县开三级干部大会,才用脚踏手摇的小发电机,安一个小喇叭讲话。

     县政府在现在的东港区政府大院,是旧县衙门改造而成。原来的大堂、二堂改成黑瓦红柱子的前大厅,后大厅。前大厅主要是会议室,一个木制讲台,摆着条桌、条凳;后来有了木制的联椅。后大厅又夹开多个小厅,成为办公室、接待室、会客室、小会议室、县长室等。后院几排白墙黑瓦小屋,分给各科局办公。院内只有几棵树,根本没有花园、鱼塘、草坪。围墙还是旧县衙的老围墙。

县政府、各科局办公室多是条桌条凳、木椅很少。挂钟很少,有的只有一个小闹钟。有的办公室连部电话都没有,连个竹皮子暖壶都没有。开饭时,县长、局长、科员、办事员一律排队凭票买饭,根本没有什么小灶。“病号饭,一碗面”就不错了。晚上加夜班,各人掏钱凑份子,或造阄“抓大头”,去买点火烧吃。晚上一律蜡烛照明,手电筒照路出行,以后有了汽灯,成了新景。

57年三八节安徽休宁寄山东日照实寄封

文卫

县政府东墙外有一条小巷,巷东面是当时日照县城唯一的娱乐场所,叫曲艺院。一座大棚子,一个土台子,几间小草房,不定期的有场地方戏,曲艺、大鼓、快书,年节有自编剧、秧歌、腰鼓、花棍等娱乐活动。以后改造成日照京剧院,有了日照京剧团,白场、夜场不断,有的人农闲时走十几里路来看场戏,或赶完大集看场戏再走十几里回家。1958年后改造成日照城第二大建筑物——日照影剧院,第一大建筑物是现在华益大厦对过,即日照路西边的日照大礼堂(后改成日照电影院)

城北有个有几个初中班的中学,日照县城里最大的,唯一的学府就是东关完小(现在的一小)。学校是旧庙改造而成有几排瓦房教堂、办公室和草房宿舍。有一个有篮球架子的操场,篮球架子很简陋,用两根木柱钉上平板带一个铁圈。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十几个班,四年级毕业叫初小毕业,六年级毕业叫高小毕业生。那时谁家有个高小毕业生比现在的中专生、大专生还吃香,大有发展前途,而在东关完小当教师属于受重用。

城里唯一的医院在现在的市中医院处,叫县医院。几排白墙黑瓦房分成各科室、部分病房。当时治病主要是吃药,打小针,特别是吃中药,医院专设中药熬药处。打吊针很少,有的护士还不会打吊针。当时中医很吃香,退伍的军医很吃香,基本上还属于“头痛发烧,阿司匹林一包”的年代。当时还有根本不懂医学的工农干部当医院的领导,真是外行领导内行。

城里唯一的广场在现在的工人文化宫处,一个土台子,两间小草房也没有围墙。后来砸倒牌坊,改造成有围墙的大院土台子改成用石头垒的水泥台,台后有一排小瓦房,演戏时就是化妆室。台东边有一排黑瓦的房子,用来存物、住宿。这个广场除开大会外,还演戏、放电影、进行文艺汇演或体育活动。公安局也在这里召开抓捕罪犯、死刑宣判大会。过年耍狮包、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打花棍等民俗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50年代修日照水库纪念章

经济

当时日照城最大的市场是东关大集,就在现在的东港区政府和老戏剧院东面,即现在的城关路。南北长有二里,东西主市场在现在的百货大楼后望海路,长一里多,前主市场在现在海曲路与城关路交叉处,也有一里多。现在“一小”西面是县联社,有一个大的门市部,是当时唯一的国营商店特别农历十一月的日照大集,叫山集,可以说万物俱全,赶大集、逛商店,在农村买不到的货物,在这里一般都能买到。山集上有打拳卖艺的,拉弹唱曲的,打鼓敲板说书的,武术杂技表演、耍魔术的,快活佬,再加叫卖叫买声,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有的人为赶日照大集,起五更,睡半夜。有的拉小驴车,有的赶头驴,牵着羊,赶着猪,有的推着独轮车。多数是肩挑、人抬、背篓、挎篮、背钱褡子(用帆布织造,前后有兜,搭在一个肩上),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农闲时,男女老少、老弱病残、有背有拉、拄杖帮扶、有说有笑,还有的哼着小曲,也是一道祥和的亮点。

大集中间是一条小河沟,上面铺有石条。小河北部,现在的望海路上有一座东西小桥,桥西头路北有一个荷花汪,是当时青年男女半明半暗搞恋爱、约会见面的好去处,于是小桥有了个名字叫“恋爱桥”。

大集上的小吃很便宜。大豆腐七分钱一斤,用鏊子烙的大豆腐干,用称钩子勾着称,才一毛钱一斤;加上猪肉、粉条、大豆腐的炖大白菜,才一毛钱一碗;五分钱的大饼就能填饱肚子;一大海碗肉丝面条才两毛钱。东关有一家包子铺叫“狗剩包子铺”,三分钱能买一个肉包子,烧劈柴大笼蒸,免费喝热水。逢大集,掌柜的就不断用高嗓门叫卖:“吃狗剩包子里面请,花钱少,吃得饱,吃得好,剩下还是我狗剩的。”后来改成了“狗不理包子铺”。就是这么便宜,多数赶集的也不舍得买顿饭吃,有的买碗白水吃煎饼,有的干脆边赶集边吃从家里捎的饭。

县城唯一的厂子是肥皂厂,在现在的市中医院后边,正阳路西。厂子停停干干,半年生产半年闲。1958年后在老荷花汪西岸,老文化馆对过,现在的望海路北建了一家国营被服厂,比较红火。城里后来相继有了“三八理发店”“面油加工厂”“酿造厂”“城关机械厂”等还有各种手工业店铺,小县城初具规模。

交通

城里的主街是一横二竖,横的是县政府,县招待所门前的东西大街,即现在的海曲路,路不长,站在中间能看到两头。竖的大街一条是东关大集那条街,南到村庄、菜园,北接河崖(现在的望海路大桥);另一条是现在的百货大楼和工人文化宫西面的正阳路段,叫牌坊街,北起现在的太阳城,南到现在的百货大楼,一溜排开矗立着三座宏大牌坊。这三座牌坊既是封建文明的标志,也是人们约会碰头,聚集,等伴的好去处。这条大街往北出城,南接东西大街。从接头往西,招待所路北有一座古庙叫“天皇庙”。当时在庙的正堂上有泥塑的天皇、地皇、人皇神像;东西廊房有泥塑的金刚等不知名的鬼神。既没有和尚、道士,也没有尼姑,有一个看庙的也不常守在那里。人们去庙里主要是求神治病,保平安,也有祈求好运发财的,还有闲着无事逛庙的,基本上人来人往不断。以后这里改造成“日照药材公司”。其余弯弯曲曲的小路,大巷小巷也不少,但都不能走马车。

路经日照城的交通大动脉有纵横两条。一条是南北线,从诸城经两城进日照城南至连云港这条路上有一趟从诸城来的专门拉客的解放牌汽车,是当时唯一的客车。以后从胶南的泊里至日照的两城修好了公路,才有了从胶州经胶南进日照的正式客车,凭车票上的编号到车厢对号入座。另一条是东西线,从莒县经日照城到石臼所,主要走马车,六十年代才有客车从日照到各乡镇(当时叫区)很少有大马路。所有街道、公路都是土路面。

当时的主要旅店在南北路西,东西路北,即现在华益大厦后边的十字路口西北拐角处的马车店。一个大院停放马车,一排草棚栓骡马,几排草房多是地铺或吊铺,或用木板铺成的通铺,主要是住赶马车的,推独轮车搞贩运的。有了正式客车后,在马车店对过,即东西路南,南北路西拐角处建立了“日照汽车站”晚上停驻一二辆客车,几辆货车。马车店改成了“日照旅社”,有了正式的旅客床铺,也有男女服务员。旅社东面有一个小饭店。

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木轮(车脚子)独轮车,既可以近处运输,也可以长途贩运,跑长途多是三五成群结队,昼夜赶路。有条件的养一辆小驴车,养马车的还得中等以上的好户,而且多是骡子拉车,很少是正式马匹。脚踏车是高档用品,县府大院里才有三辆公用脚踏车,县委书记徐华等领导出发才骑脚踏车。乡镇(区)配一辆公用脚踏车,主要供公务员(交通员)到村下通知,跑县报材料、取文件。个人有辆旧式脚踏车的是富户,并且是旧式破旧车子,有的脚踏车跑起来全身响,唯有铃铛不响。以后有了国产新式脚踏车,最好的是大国防牌(后改成大金鹿牌)。六十年代后个人脚踏车逐渐多了,人人爱护如宝,一般人借不出来,“借媳妇也不借脚踏车”。


四世一品牌方


老防空洞

1955年我第一次进日照城到今年(2015),眨眼就是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里,我成了一块有八十圈年轮的朽木,日照城却发展成了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 战金万

 

 

 

微信二维码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评论>>
搜索栏
资讯
新房
二手房
热门资讯排行
推荐图文